2024-2025学年寒假社会实践|探春节民俗,传非遗文化

作者: 时间:2025-02-15 点击数:

9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现。2024年12月,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到来之际,我院实践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01

社区里的非遗传承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传统习俗的光芒似乎被繁忙的日程渐渐遮蔽。为了重振传统习俗的魅力,让更多的人体验并认识到其背后深厚的情感价值,社区主动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巧妙地将传统习俗融入其中。实践队队员深入仙北社区和“大家的家”社区,为居民们讲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并传授剪纸的基本技法。居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非遗文化传承,通过剪纸、国画、书法等技艺,创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将创作过程拍成短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这不仅仅丰富了居民们的业余生活,也让社区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02

青少年的非遗体验

实践队队员以青年非遗讲师的身份走进亲子体验中心,与青少年共同体验非遗文化之美。在学习活字印刷等技艺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乐趣,还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这些非遗体验活动让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03

社会实践中的非遗创新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为此社区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起与春节文化相关的话题讨论、线上活动、短视频大赛等,鼓励大众分享自己对春节的理解和感受。在“非遗贺新春”板块,实践队队员积极配合地方工作者及志愿者,举办了“古城过大年”“点亮中国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还激励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在这次活动中,实践队队员深刻感受到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意识到当前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尤其是传承人群体有限。因此,实践队队员提出应通过宣传、教育和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让古老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小π有话说

春节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也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深刻感悟到,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非遗文化与深厚底蕴。只有通过传承与创新发展,才能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灯塔。

Copyright ©2018 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电话:0596-2591441 传真:0596-2527931  学院党委信箱:msdstydz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