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书记好党课”——学党史•念党恩•跟党走--追忆“四有书记”谷文昌

作者: 时间:2022-06-06 点击数:

一、主讲人简介

罗晓林,1985年1月生,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副教授,团委书记,2022年3月1日担任数统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近几年所获荣誉:2019年闽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19年优秀党务工作者、2019年校友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闽南师范大学第七届辅导员素质能力比赛三等奖、2019年获2016-2018年度“先进工会工作者”称号、2020年优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闽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2020年闽南师范大学2018-2020年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个人、2021年度闽南师范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工作中勤勤恳恳,认真负责,锐意进取,关爱学生,积极努力开拓团学工作新局面。

二、文本讲稿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今天党史学习中,让我们一起追忆“四有”书记谷文昌--一位离世40年的福建东山县原县委书记。

作家梁晓声讲过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中国,在今天,一位共产党的县委书记,在他死后,居然会被普通的当地民众尊称为‘公’。这位被当地人民称为“公”的福建省东山县原县委书记谷文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一、谷文昌生平介绍

谷文昌,原名程栓,河南林州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至福建省东山岛,加入到解放福建的战斗中。解放后,留在福建东山工作。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艰苦,实事求是,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先后担任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1964年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一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1981年在漳州病逝。

二、“四有”书记谷文昌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时对干部提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再次强调要以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县委书记为好榜样。谷文昌正是“四有”的代表,堪称“四有”干部的楷模。

每年祭祖,东山人民都有“先祭谷公,后祭祖宗”的习俗。他做了什么让当地百姓如此尊敬?他的身上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呢?下面我们从“四有”这个角度来一起追忆谷文昌。

一是心中有党,听党话。1949年伴随着“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作为党员的他自愿报名,响应从老解放区调往新区的号召,来到福建东山。谷文昌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们是共产党员,要为党尽心尽力。”来到东山后谷文昌一心一意为百姓服务,践行党的干部的职责。文革期间,他虽然受到了严酷的批斗,但依旧完成了党组织交代他的任务。1969年冬天,谷文昌强忍着遭受残酷批斗留下的伤痛,携妻带女,从省城福州来到三明地区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劳动。谷文昌把自己在“文革”中的厄运置之度外,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工作。在宁化期间,谷文昌被任命为兴建隆陂水库的工程总指挥,他拖着“文革”中坐“喷气式”、关“牛棚”落下的阵发性痉挛的左腿,攀上海拔350米的山坡,他住在工地、吃在工地、干在工地,竹片当床板,稻草当褥子。每天清晨五点从工棚走到大坝,从大坝走到涵洞口,从涵洞口走到料场,方圆十几里的工地上,哪里困难大、危险大,那里就有他的身影;谷文昌参加了工地上几乎所有工种的劳动,打石、挖土、挑土、推车。在红旗大队劳动期间,他积极地帮助生产队发展生产,手不闲,腿不闲,口不闲,谷文昌对当时“出工一窝蜂,干活磨洋工”的现象深感忧虑。他把当年东山县绿化中群众出工的经验介绍给队干部,与群众商量实行“包工分”制,把效率、质量、报酬统一起来,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实行这个办法后,大大激发了群众的干劲,劳动效率、劳动质量大幅度提高,使得红旗大队的亩产跃上千斤。百姓们看到金黄的稻谷堆满谷仓,将他亲切地称为“谷满仓”。他说:“我是经历过沟沟坎坎的人,但我始终坚信,任何时候都要相信党,相信组织。”

从谷文昌身上我们能学习到,作为党员干部,要心中有党,时刻相信党,听党号召,跟党走,在任何时候都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

二是心中有民,勤服务。谷文昌常说,“一个人活着要有伟大理想,要为人民做好事,为人民奋斗终生。”

1950年5月,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从东山县铜砵村(bo第二音)掳走147名壮丁,其中年幼者仅17岁,年长者55岁,已婚者91人,铜砵村由此得名“寡妇村”。一开始,这些家属被认定为“敌伪家属”。进入东山半年后,担任组织部长后又成为县工委成员的谷文昌,觉得应当首先在政治上对所谓“敌伪家属”加以重新定位,在他和多位领导的积极推动下,东山县委再次统一了认识,同时决定对“兵灾家属”政治上不歧视,经济上平等相待,困难户予以救济,孤寡老人由乡村照顾。从“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两字之差,“一项德政,十万民心”,在随后的1953年的东山保卫战中,许多“兵灾家属”踊跃上前线,有许多人成了英模。为了改变东山的贫困状况,他常常挽起裤脚,扛起锄头亲自下田和农民们一起耕种。他在东山参加劳动时,一日三餐和社员们一样,在大食堂喝地瓜汤,每天白天下地参加劳动,晚上熬夜写调研材料。战天斗地的场景中,总有他冲在最前的身影。他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1960年6月9日,百年不遇的强台风正面袭击东山岛,整个铜陵镇损失惨重。谷文昌心急如焚,下定决心修建南门海堤防御风浪。在县委的号召下,民众的多年愿望凝聚成全民行动建设南门海堤的巨大力量。谷文昌从各渔业大队抽调来的30多位青年组成“青年突击队”,作为抗灾抢险和“潮底水”突击施工的攻坚力量。还有妇女、少年、老人组成的“穆桂英队”、“罗成队”、“黄忠队”等,劳动号子响彻云天。南门海堤终于在台风季节来临之际,按质按量完成了主体工程任务。1963年6月30日,新的南门海堤抵御了第一个强台风。

谷文昌作为基层干部,始终将人民放在第一位,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对干部的要求。

三是心中有责,勇担当。为官一任,有人如过眼云烟,有人却青史留名。谷书记逝世34年后,人民网发文怀念,谈到谷书记不仅留下了一条绿色的林带,更在人民心中筑起一座丰碑。这条绿色的林带又是什么呢?

如今林绿岛美的东山,有一段难以想象的困苦过往。“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月月都有灾。”当年的东山一年里头有多半的时间刮6级以上的大风,全岛的森林覆盖面积也只有百分之0.12。新中国成立前被风沙掩埋了11个村庄。由于风沙之害,东山百业凋敝,有种无收,就连生存都变成了难题。对于曾经的东山县生态风貌,谷文昌曾用一首诗来描绘愿景,他希望“举首不见秃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面对风沙之害,谷文昌立下铮铮誓言:“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并着手准备治沙方案,自此,带领东山干部群众踏上了斗沙治灾的征程。从1954年开始,先后在东山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植树,但均以失败告终。

怎么办呢?谷文昌不怕失败,“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面对困难,谷文昌没有丝毫畏缩退却。1958年春天,9株木麻黄树苗成功活了下来。谷文昌迅速组建由领导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三结合”的试验小组,谷文昌亲任组长。实行“旬旬造林”试验办法,种下20多亩试验林,研究木麻黄的生长习性。

经过夜以继日的观察与总结,分析风向、风力、湿度等因素。东山百姓渐渐地掌握了种植木麻黄的技术要点。1958年12月20日他向全县发出号召:“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绿化全海岛,建设新东山”。仅1958年一年,东山便完成荒山造林4.3万亩、沙荒造林2.78万亩,成活率高达80%以上。1964年谷文昌调离东山时,全县已营造3万多亩防风固沙林、6万多亩水土保持林、201条林带,总长达194公里的林带,覆盖了东山大地。这就是那条绿色的林带。

历经14个春秋的拼搏奋战,谷文昌带领全县军民植树造林防治风沙,打水井、建水库,修公路、筑海堤、建海港、造盐田……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旧貌,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现在已经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国十大美丽海岛”“全国双拥模范县”。今天的东山,正呈现出生态优美、城乡宜居、产业繁荣、文化先进、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这就是一位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四是心中有戒,有所止。谷文昌作为一位县委书记,同时,他还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他心中有戒,清白持家,简朴本分。当官者为子女留下什么?谷文昌的回答是——公私分明、简朴本分、为民奉献。有人描述:“他瘦高个子,身上经常穿着打了补丁的中山装,有一双起了茧子的大手掌,花白头发,见人总是带笑,没半点架子。”

一次,年幼的谷哲慧趁父亲不注意,偷偷学骑自行车,不料被父亲发现,当即以“公家的车不能占用”为由,严厉训斥了一番。1956年7月,一位回乡探亲的海外华侨深受感动,送了一部小旅行车给县委,让谷文昌下乡有车坐,可是谷文昌提出把车分配给县公安局。1964年,谷文昌调到福州任林业厅副厅长,有关部门提出要将他的女儿谷哲慧从临时工转为正式工,随谷文昌一起去省城。谷文昌坚决不同意,他说:“组织上调的是我,不是我女儿。”此后,谷哲慧还有多次机会转正,都被谷文昌一一“叫停”,直到1979年才转正。谷文昌的二女儿谷哲芬结婚,想让他批点木材做家具,他严词拒绝:“我管林业,如果我做一张桌子,下面就会做几十张,几百张,我犯小错误,下面就会犯大错误。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杆挺直!”

1980年他的儿媳杨小云从师范毕业了,想让公公谷文昌出面安排个工作单位。谷文昌说:“还是听从组织分配吧!”后来杨小云被分配在市区一所小学校,又想让他帮助调一调。他说:“不论单位大小,只要努力,在哪里都可以做出成绩。”这样,杨小云在原单位一干就是13年。

谷文昌心中时刻有一把戒尺,一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子女,不搞特殊,不以权谋私。许多人称赞他是一位“时刻想着群众,忘记自己的人”。从谷文昌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的廉洁自律。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这是我们党治国兴党的经验昭示。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百年栉风沐雨之中尽是波澜壮阔,百载星星之火以来已是举世瞩目。正是有无数谷文昌这样的优秀干部接力,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得以赓续,国家的发展一步步走向富强。今天,“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事就讲到这里。学党史,念党恩,跟党走。

三、PPT课件

 

Copyright ©2018 闽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电话:0596-2591441 传真:0596-2527931  学院党委信箱:msdstydzzh@163.com